煤矿瓦斯治理始终是煤炭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,尤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压力下,如何将这种高危气体转化为可利用资源,成为决定煤矿企业生存能力的关键。这其中,那些浓度极低的瓦斯气体既达不到发电要求,也无法直接燃烧,迫于无奈只能排放于空气中,这无异于将拥有极大经济效益的能源弃之不用,更在环保层面埋下巨雷。

科美控股山西某煤矿蓄热氧化项目,正是此方面极具代表性的案例。在该项目中,科美使用蓄热氧化装置制取饱和蒸汽,将低负压超低浓度瓦斯完全利用,给井口供热风,防止井下产生冰冻,每年供暖季至少可节约天然气120.96万立方米从设备进入现场,到调试完成供暖,仅用20天时间,如同搭建“工业乐高”一样,其精妙的热能多级利用,完全满足了矿区的供热需求,也确保了矿区供热“不断档”,更打造出了瓦斯零排放矿井!

该项目所用供热装置可产生3.5t/h左右的0.8MPa的饱和蒸汽(实际根据井口用热条件,饱和蒸汽压力为0.25MPa)并汇总后输送至井口供热,替代煤矿原来的6t/h的天然气锅炉,同时因设备控制先进,自动化程度高,所以现场运行人员仅有4人,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、少人运行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类设备在工厂以标准化功能模块的形式完成预组装与全流程测试,践行了“时间就是效益,灵活性是竞争力”准则。科美用模块化设计这一“出厂即答案”的确定性承诺,重塑了厚重感十足的工业装备的敏捷属性,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适应性与扩展性。

在超低浓度瓦斯治理领域,安全是高于一切的红线。科美控股“两级稀释+三级泄爆”的安全架构,将风险防控贯穿于设备全流程,将“本质安全”理念融入设备每一处细节。其在蓄热室、氧化室中建立起瓦斯氧化所,构筑多重防护网。搭配智能化的控制系统,通过积累上万小时的运行数据,动态调整燃烧参数,预测设备性能。

一方面,瓦斯浓度不再是资源化的绝对门槛,通过技术创新,超低浓度瓦斯气体照样能创造经济价值。另一方面,传统能源消耗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不需要推倒重来,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渐进式蜕变。科美蓄热氧化装置所构建起的“安全控制-热能转化-多级利用”完整体系,令曾被视作负担的超低浓度瓦斯,真正成为了驱动行业向前的绿色动能,实现从“被动治理”到“主动创效”的跨越式转变,而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与环境问题的权重提升,相信这支“绿色基金”的涨幅必会越来越高。